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31日电(记者卫敏丽、谭浩)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月31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部殡葬绿皮书。
绿皮书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60年来殡葬事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2009年中国殡葬事业发展的现状、成绩及问题,2010年中国殡葬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建议,北京、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等。
绿皮书认为,广义的绿色殡葬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设施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殡葬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殡葬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殡葬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模式。推行绿色殡葬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也是推进中国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皮书认为,要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行火化,确保火化率不下滑。
绿皮书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因地制宜地探索政府为辖区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买单的相关机制,逐步形成以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勇表示,殡葬绿皮书的出版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不仅填补了殡葬行业皮书系列的空白,而且将对促进中国殡葬学术理论和政策文化研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群众对殡葬行业普遍存有忌讳心理。一些业内专家认为,殡葬改革的推进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殡葬绿皮书的出版,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和参与殡葬改革,促进我国殡葬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进步。
中国首部殡葬绿皮书呼吁,坚定不移地推行火化政策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卫敏丽、李菲)近年来,中国社会上火葬的质疑屡见于媒体,对火化率的降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1日在京发布的我国首部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发展报告(2010)》呼吁,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行火化,确保火化率不下滑。
绿皮书指出,在火葬区实行遗体火化,是我国法律规定的遗体处理方式。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推行,2002年全国平均火化率首次突破50%,到2005年全国平均火化率达到53%的峰值之后,几年来,全国平均火化率持续徘徊在48%左右,情况不容乐观。这种现象说明,推行火化如逆水行舟,不进即退。
谈到殡葬行业的污染问题,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勇表示,殡葬行业确实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为人类的遗体就是一个污染源。但是,从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来看,殡葬行业的污染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基本可以消除殡葬行业的污染。“我们不能因为火化有污染就否定殡葬改革的方向。”他说。
殡葬行业是高科技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化体系来规范和制约。对此,绿皮书指出,2010年,要着重就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立这一机制的对策建议。
殡葬绿皮书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我国在推行绿色殡葬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李菲、卫敏丽)3月31日在北京发布的我国首部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发展报告(2010)》指出,推行绿色殡葬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也是推进我国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殡葬意识普遍提高。”绿皮书指出,随着环保知识的普及和殡葬事业的发展,绿色殡葬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环保理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绿色殡葬”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文件中,论述于专家学者的报告里,谈论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
绿皮书指出,2009年,我国在推行绿色殡葬方面也取得长足进展,绿色殡葬管理继续加强。2009年,民政部明确要求全国各地:“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动绿色殡葬。在土葬区坚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殡葬改革,教育引导群众摒弃水泥、石材建坟,保护生态环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等地强化了绿色殡葬方面的行政管理;太原市率先实施了《绿色殡葬标准》,在技术管理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此外,绿色殡葬活动丰富多彩。”绿皮书指出,全国各地在继续推行网络祭奠、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撒散、海葬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绿色殡葬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比如,结合清明节,开展以“绿色殡葬”为主题的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等。
绿皮书同时指出,我国在绿色殡葬科技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如,2009年,民政部把“殡葬领域节能减排工程”列入《全国民政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民政部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专家评审和民政部认定,推行绿色殡葬有了自己的基础条件平台等。此外,控制殡葬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碳途径和适用技术也进入了积极的研讨阶段。
中国公墓违规建设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卫敏丽、贾楠)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月31日在京联合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指出,在过去的一年,我国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公墓违规建设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墓建设、经营和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违规建设、破坏环境、炒买炒卖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底,民政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09年2月至7月底前,对辖区内现有各类公墓进行集中清理整顿,重点解决在公墓建设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
绿皮书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共清理整顿各类经营性公墓1403个,其中取缔非法公墓175个,纠正违规建设的公墓286个,纠正超面积建造墓穴的公墓834个,纠正有违规销售行为的公墓229个;全国共清理农村公益性墓地6.4万个,对其中1050个有非法经营行为的公益性墓地进行了重点整治。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勇作主题报告时表示,通过清理整顿,初步遏制了公墓违规建设势头,从严整治了各类违法经营行为,有效规范了公墓建设管理,基本实现了既定工作目标。一是增强了公墓建设的严肃性,提高了依法管理能力。二是摸清了各类公墓底数,为强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公墓建设管理秩序。四是出台了一些新举措,促进了公墓平稳健康发展。五是强化了经营者守法意识,提高了公墓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殡葬行业职工总数达7万多人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卫敏丽、李菲)3月31日在北京发布的我国首部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发展报告(2010)》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3754个,其中殡仪馆1692个,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1209个,殡葬管理单位853个,职工总数达7万多人。
绿皮书认为,随着我国殡仪服务市场的放开,民政系统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殡仪服务以及殡葬用品生产、销售的人员必然逐步增多,殡葬从业人员队伍还将继续壮大。
据了解,目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4所民政类高职院校和江西、福建、河南、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2008年开始,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与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教育性质的“殡葬管理和服务”专业证书班,具体分为行政管理、殡仪服务、墓地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
绿皮书认为,近年来,通过开展殡葬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实施殡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殡葬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殡葬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殡葬技能人才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